300多万人观看!军校退休教授的这堂课火了
- 2022-10-31 09:36
- 来源: 市军休一中心、局军休服务管理处
- 【 下载 】
-
- 分享到
“长征这堂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让当代大学生近距离感受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不屈的意志。”军校退休教授沙永金重走长征路,沿途现场给学生授课,播撒长征精神的“种子”。
从军校退休沙永金没有停止教学。长征这段历史,沙永金讲了30多年,总觉得“不够”。9月5日,他说,希望长征这堂课能走进当代青年学子心里。
革命理想高于天,要让那面红旗刻进学子心里
海拔4114米,夹金山顶,沙永金两度登山才成功。亲眼看到山顶那面红旗,动人心魄。他过去在课堂上讲过,先期到达雪山山顶的红军,插上红旗,令后面艰难攀登的战士们精神振奋,重燃斗志。
沙永金在视频中讲到,长征中,红军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仅红一方面军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途中,党和红军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靠的是什么?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力量。”
7月17日从武汉出发,35天里,旅途的艰难远超出发前的预想。好几次,同行的妻子辛艳背着丈夫流泪化解情绪。
年近六旬,重走长征路是对身体、意志的考验。回汉后沙永金向记者介绍,沿途中,他们经历了3次较危险的汽车故障。最险的那次是翻越夹金山,这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在海拔3800多米的大山,汽车因故障无法行驶。临近黄昏,手机无信号,身体出现高原反应。幸亏当地小伙邹聪和黄强出现,听说沙永金夫妇正在重走长征路,两人主动为他们押车,原路返回山脚下的县城。
第二天,沙永金学习长征战士爬雪山“不胜不休”的精神,再次挑战夹金山成功。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生吴艾在长征学子群里发起倡议,通过骑行或步行来体验红军长征路的艰难。8月16日凌晨2时,顶着深夜仍未消退的高温,吴艾结束了100公里骑行,总共花了5个多小时。“坚持不下去时,就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
在“万万火急”电令边讲课,让学子感受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
在湖南湘西小镇通道,沙永金站在通道会议现场,讲述“通道转兵”。“在通道转兵前,红军经历了湘江战役的惨烈失败,人数从8.6万锐减到3万人。毛主席力主西进,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军。中革军委发出了西入贵州的‘万万火急’电令。”
沙永金在这封生死攸关的“万万火急”电令边讲道:“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创举。”
看到这堂课时,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生薛丹说,她切实感受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力量,“很震撼”。
遵义会议的会址和纪念馆,沙永金参观了很久。他边看边讲:“遵义是个神圣的地方,这里能找到很多精神宝藏。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遵义会议就是一次检验真理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后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华北理工大学学生罗意对这堂课印象深刻。他说:“长征就是在坚持真理、不断与错误斗争中走向胜利的。当代青年要坚定地跟党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早已整村脱贫,见证“人民利益高于天”
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故事曾感动过无数人。1934年11月,3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徐解秀家。临行前,她们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留下。
来到沙洲村,沙永金专程找到徐解秀的小儿子朱中雄,老人再次说起“半条被子”的故事。88年过去,如今,旧址门前的巷道成了“巾帼创业一条街”。村民们开起民宿、餐馆、特产店,发展乡村电商。2018年,沙洲村全村脱贫。
长征路上,藏满泥泞沼泽的松潘草地,曾经吞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沙永金拍摄的照片里,这片广袤的草地经过改良,变得安宁祥和。
重走长征路,他发现一路上中国的城镇乡村,茅台、遵义、松潘等,经济发展、风景如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沙永金说。
在长征学子群里,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不少同学利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李想在麻城骑龙镇支教,除了教英语,她还给当地学生线下同步讲授长征主题的历史课。郭庆林、李晓红分别在家乡做志愿者,到河边安全巡逻、到图书馆服务。边实践边听老师的长征课,她们对“长征”有了更深的理解——“像红军那样做人,那样做事”。